可信防伪品牌
为消费者提供简单·便捷·可信的产品防伪查询
防伪国家标准

更新时间:2020-05-26 16:54:46

2017年7月31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防伪溯源编码技术条件》国家标准正式发布。该标准编号为GB/T 34062-2017,并于2018年2月1日实施。

 一、《防伪溯源编码技术条件》的发布实施意义重大

GB/T 34062-2017《防伪溯源编码技术条件》是我国重要产品质量安全溯源及编码领域中,制定发布的首项防伪国家标准,标志着我国重要产品质量安全溯源进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阶段,填补了国内外“防伪溯源编码”领域标准空白,意义重大。

1、该标准建立了防伪溯源编码基本规范,推动行业快速发展。

防伪溯源行业发展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如各防伪机构在防伪溯源编码方式及加密算法方面各自为战,缺乏基础性规范和规则;与国际相关编码及标识体系缺乏联系;防伪溯源系统评价标准缺失等。本标准制订,兼容现有各防伪机构个性化防伪溯源方案和系统的同时,提出行业通用、共性和基础性的规范要求,并实现与其他主流国际编码体系的对接,标准的实施,必将促进行业开放性的发展。

2、该标准适应我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需求,为物联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我国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亟需建立基础防伪溯源编码标准,以解决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如缺乏信息互通互联机制的产品溯源体系,难以发挥大数据的效能;缺乏信息安全和防伪机制保障的产品溯源体系,无法保障信息的真实性和追溯的有效性;缺乏监督机制和统一入口查验的产品溯源验证服务,消费者难以辨别真伪等。因此,本标准的制订,围绕防伪溯源编码的基本要求,从源头建立了我国防伪溯源的编码基础规范,是重要产品追溯体系的核心内容,将防伪要求与多种通用编码体系相结合,在实现信息互通互联的基础上,同时保障信息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产品溯源和物联网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3、该标准可服务公共平台建设,为政府部门监管及提供支撑。

该标准提供公共平台接口规范,并由防伪管理机构统一规划防伪机构的识别代码,可通过公共平台提供统一消费者查验及相关数据服务,更利于消费者和监管部门的查询和使用,方便消费者获得准确的产品信息,也能为政府监管部门提供生产、流通、消费的实时动态信息,为质量追溯、责任追究和执法打假提供技术支持。

二、《防伪溯源编码技术条件》国家标准特点及核心内容

1、标准编制时广纳行业代表,突出标准的代表性

本标准由中国防伪行业协会牵头,联合中国物品编码中心、全国组织机构代码管理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防伪测评中心等管理、检测及研究机构,以及中防验证(北京)网络服务平台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甲骨文超级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鼎九信息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山东泰宝防伪技术产品有限公司等具有代表性的防伪溯源企业共同编写。

2、与国内外主流编码体系兼容

本标准与国际国内主流编码体系衔接,与现有的国家标准和国际标准相适应,通过防伪溯源编码节点结构,对接EPC、Ecode、OID等国际编码体系,以适应防伪编码在国际商品贸易的防伪需求。同时,本标准考虑适应纸质载体、电子信息等多种载体,填补了国内外“防伪溯源码”领域标准空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3、与现有防伪溯源编码的应用现状相适应

现有的防伪溯源码,由于考虑到经济性和安全性需要,各防伪机构目前应用不同编码规则和编码长度,并采用了通用或自编的加密方式。因此,本标准的编制,考虑以最经济的原则和最简单的技术实现手段,将现有的防伪溯源编码融入到我国物联网体系中。

4、提出科学合理的防伪溯源编码体系

该标准考虑防伪溯源领域发展形势,以及防伪溯源编码的兼容性,提出科学合理的防伪溯源编码体系。包括兼容原有防伪机构编码、适用于电话电码和二维码的DCA-22编码、适用于EPC的电子标签ASCTIN-198编码、适用于OID电子标签的ASCTIN-256,并对其编码格式等作出规定。